學生內地考察學習成果分享
【公民把脈】舉行公民科研學活動 「3S」需留意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 洪昭隆副校長
來源:文匯報
日期:2025-04-07
香港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安排內地考察活動,讓學生透過實地參觀,進一步了解國家的歷史、文化和最新發展,加強兩地年輕人的交流和互相理解。學生透過親身經歷,更真實地感受國家的現況和未來發展前景,這些跨地域的學習活動不僅拓闊了視野,也提升了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。
以我校學生近年交流活動為例,在第一屆公民科深圳考察中,學生參觀了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,認識航太科技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。
例如,為失重環境而設計的太空食品和尿片,啟發了地面食品儲存和嬰兒紙尿片的創新。這些經驗令學生意識到科技創新對民生的實際貢獻,並激發了他們對航太科技的濃厚興趣。
而去年校本安排的成都考察則帶領學生參訪三星堆、四川省博物院、大熊貓繁殖基地等地,並體驗當地傳統文化如川劇變臉和皮影戲。學生在與當地學生交流時,更深入了解成都在城市規劃和旅遊產業的發展,對國家中西部地區的潛力有了更全面的認識。
不過,要使內地考察活動達到最佳教育與交流效果,必須留意三個「S」,即以學生為本(Student-centered)、安全(Safety)和與服務提供者(Service Provider)的聯繫。
其中,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尤其重要,研學是課程的一部分,活動設計必須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,出發前應舉辦簡介會及預習,鞏固學生期望及訂立學習目標。同時,行程安排也要注意充分支援,如提醒及協助學生辦理旅行證件,並妥善照顧有特殊需求(如宗教、飲食或健康問題)的學生。
安全是成功推行活動的基礎,學校應為隨團師生購買包括醫療、意外及個人責任在內的旅遊保險,並按照教育局最新的外遊指引,訂立緊急應變計劃,以應對天氣、交通或健康突發狀況。此外,根據衞生安全中心最新提示,考察期間應特別留意飲食安全,避免食用生冷或高風險食品。
在與服務提供者的聯繫方面,校本設計的行程中,學校需挑選具備豐富經驗、良好口碑的承辦機構,並與之保持密切溝通,確保交通、膳食、住宿等各環節安排妥當。
此外,學校亦應於校內安排在港同事提供溝通支援,以便處理交通、航班延誤、家長查詢等各種突發情況,確保資訊透明暢通。
綜上所述,內地研學活動,可以豐富學生視野,更深刻認識了國家的多元面貌。在謹守上述三個「S」的關注點及教育局與衞生安全中心最新指引的前提下,學生能獲得更安全、更充實的個人化學習體驗,從而有效發揮內地交流的教育價值,為未來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。
